京城短暂秋意后晴热回归 未来七天气温仍将走高
发布时间:2016-08-08 15:43:36
浏览量:1615
昨日,一场踩着立秋节气的降雨缓解了京城持续多日的闷热天气,仿佛把罩在京城上空的“蒸锅”锅盖掀开,透进些许凉意。
昨天上午9时50分,代表“北京温度”的南郊观象台的气温为24℃,较前天同一时间降低了6.5℃,可谓秋意宜人。不过,随着下午骤雨初歇,气温再次强势攀升,南郊观象台于15时26分出现最高气温,为31.3℃。昨日全市最高气温出现在海淀本站,为33.7℃。
今天,晴热天气继续值守京城。上午8时45分,南郊观象台气温已经升至28℃,相对湿度达到70%。不过,由于早晨有轻微的东北风吹拂,虽然湿度不低,但闷热感不强,体感较为舒适。
据市气象台预计,今天午后的最高气温将在30℃左右。但由于京城受低气压场控制,因此光照强烈,紫外线指数强,外出的市民需要做好防护。不过夜间,在南部地区或出现阵雨天气,外出市民需要携带雨具。
气象专家提醒,目前虽已立秋,但此时仍处一年当中最热三伏天当中,居民日常生活中仍需注意防暑降温,充分休息,合理饮食,外出时做好防晒准备,及时补充水分,以免出现中暑、热射病等症状。
立秋后未入秋天“门槛”
未来七天,京城并没有因为节气上进入立秋而凉爽。明天,气温稍微走低最高仅有29℃。周三开始,将连续三天最高气温都在33℃徘徊。不少市民疑惑,既然到了立秋节气,为什么天气还不凉爽?
对此,气象专家表示,“立”是开始的意思,“秋”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意味着暑去凉来、秋天开始。但是,我国幅员辽阔,天文意义上的立秋对大部分地区来说,并不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。
气象专家解释称,在气象上,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2℃并大于10℃,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或等于22℃的日期就作为秋季起始日。
京城常年入秋要待9月初
据常年气候统计,我国能在立秋时节进入秋天的省会级城市共有5个,主要集中在西北、东北等地。其中,呼和浩特常年入秋日为8月13日,哈尔滨8月17日、兰州8月14日、银川8月15日、长春8月19日。
至于京城,常年入秋时间要等到9月9日前后。此外,江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,10月初秋风吹至江南一带,11月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,而当秋的脚步到达“天涯海角”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。
据中央气象台预计,今明两天,华南地区最高气温大多在35℃左右,加上湿度大,闷热难耐。从10日开始,华北、黄淮一带,尽管没有35℃的高温天气,但气温也会攀升至33℃-34℃左右,天气闷热。中东部大部地区从11日起将受到高压系统控制,届时江淮、江南以及包括重庆、四川东部一带将再度迎来大面积的高温天气。